-
2025 05.07
普陀:项目引领、资源共享,“七市一区”携手逐浪数据要素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镇江市、泰州市与上海市普陀区“七市一区”数据局领导齐聚上海海纳小镇,在海纳大会上共同签署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数据与政务服务合作机制。
-
2025 05.01
普陀:政府社会联动,共谋数字经济发展新蓝图
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表示,海纳小镇通过布局海纳工程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配套设施,加速推动创新要素、数据要素与城区深度融合,加强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的“三镇联动”,全力构建充满活力、包容多元、协同共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
2025 06.06
《解放日报》头版关注普陀:“金钥匙”转动沪宁创新链
打开长三角区域地图,会发现上海普陀区的形状很像一把“金钥匙”,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则如同一条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大动脉,串起的8座城市——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2024年GDP总量突破15.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11.2%。
-
2025 07.08
普陀: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引领“一带一心一城”发展
普陀区,作为上海的“西大堂”,是连接长三角及内地的重要枢纽,向东依托上海资源,向西连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普陀正站在服务国家战略、深耕科创策源、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历史交汇点上。
-
2025 07.15
乘“数”而上,普陀持续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作为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的承办区,普陀区正在创新场景中不断乘“数”而上,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为引领,持续推动智能软件、机器人、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积蓄发展动能。
-
2025 07.02
搭建机器人产业“强链”平台,普陀区首场“聚势创链企业赋能月享汇”开启
6月30日,由普陀区投促办创设的“聚势创链企业赋能月享汇”品牌首场活动在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
-
2025 06.28
普陀:双城水岸、怡居未来,沪扬共绘跨区域协同发展新图景
6月26日,“双城水岸·怡居未来”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推介暨七河八岛温泉社区发布会在普陀区举行。
-
2025 06.20
从上海出发,链接长三角,普陀这家物流企业布局数智供应链
研发经费每年超过三千万元,为川渝地区打下居高不下的鲜活水产单价,货品有ID、仓库会自主高效盘活、货车会自己盘算最优送货路线……对普陀区桃浦镇企业上嘉物流而言,年营收40亿元的背后不仅仅是一车车的运货单,而是一整套的数智化布局。
-
2025 06.20
上海市普陀区积极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上海市普陀区,一条两公里多长的武宁路,周边集聚了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16家部属、市属科研院所,44家国家级、市级科技研发平台以及近千家科技型企业。
-
2025 06.17
聚焦普陀:吹响长三角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号角
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的“西大堂”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承载区,普陀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即“双新融合”),并与周边城市相互呼应和激荡,释放出强劲动能。
-
2025 06.10
同位素国产链贯通长三角!普陀区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又有新成果
日前,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现场发布了备受瞩目的第二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其中,由普陀区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上化院”)牵头的“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入选,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上生物医药领域科创策源新核心之一。
-
2025 05.28
智汇普陀,协同创新!2025年普陀区科技节启动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七市集聚普陀发布科普资源清单近200项;人机共舞精彩演绎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有机结合;50余场充满新意的科普活动精彩纷呈……
-
2025 05.19
精准“牵线”供需!普陀培育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科创与产业协同“红娘”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三年将加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纳入其中,作为“始发站”,普陀区当前正在携手沿线城市梳理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合作清单,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方面的跨区域协同,共同出台配套服务、打造合作生态。
-
2025 05.14
普陀区召开2025年“深化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有关建议提案集体答复会
5月13日,普陀区举行2025年“深化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有关建议提案集体答复会。
-
2025 05.13
上海普陀:打造产业创新带
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起点,上海市普陀区素有上海“西大堂”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