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强心脏”,促进有效沟通!宜川为辖区学子开展“阳光成长”微课堂

2025年04月01日 来源: 宜川路街道

为促进辖区青少年拥有“强心脏”,协助学校建构健康、快乐、积极的成长环境,320日,“思政微课堂·阳光成长”心理健康辅导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普陀校区开展,本次活动由宜川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宜川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主办,宜川路街道妇联、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普陀校区、宜川街道青少年社工共同协办。

学习课堂:多元沟通模式

活动现场,老师以提问的方式,询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同学、老师、家人等群体进行沟通,是否还记得自己沟通时候的语气、动作、身体表现形式,随后,分享了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等多元沟通模式,并以青少年成长期的实际案例引出了本次课堂的核心议题,即以“非暴力沟通”为切入口,引申出如何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定义及背景。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称NVC)是由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于1963年提出的沟通方式,旨在帮助沟通者以更真诚、更富有爱心的方式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人际关系中相互理解,实现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四个要素来实现有效沟通,避免使用指责、抱怨等负面表达方式,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

反思课堂:如何有效沟通

在组织开展的互动过程中,老师运用直观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暴力与非暴力之间表现方式的差异,对比了暴力沟通与非暴力沟通之间的沟通差异,让大家在“做中学、学中做”并反思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以及非暴力沟通如何使用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如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学会感恩,认真倾听他人与自己的内心,积极给予他人反馈与响应等。

活动最后,老师布置了“课后练习”,希望大家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去实践练习非暴力沟通语言,尝试改变自己的表达习惯与沟通方式,一点一滴的去形成好的相处模式。

接下来,宜川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依托“阳光成长·宜心护航”心理健康项目,开展“思政微课堂·阳光成长”心理健康辅导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建立自信、塑造健康自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