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信息列表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泉服务】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高中生用“温暖魔法”让百岁老党员笑开颜
2025年07月25日 来源: 石泉路街道老人皱纹满布的脸在指尖轻触下发生了奇迹的变化——屏幕中,皱纹悄然舒展,容貌重返年轻……这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投身“泉心守护”为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和高中生志愿者们,用科技为石泉社区的百岁老人施展的“温暖魔法”……
红色七月,赤日炎炎,却没能挡住关心关爱独居老党员的步伐。“泉心守护”工作组携手社区高中生志愿者化身“银龄守护者”“时光修复师”,悄然上演了一场跨越代际的暖心互动。
“穿越”时光,青春在屏幕中“重启”
上午,高中生们拿着“AI助老时光机”(手机),跟随工作人员敲响了老党员沈奶奶的家门。沈奶奶如今已经97岁高龄,且拥有70多年的党龄。一番攀谈后,只见孩子们将手机摄像头对准老人,咔嚓一下,刹那间老人的脸如同施了魔法般在屏幕上慢慢清晰、鲜活起来,沧桑的面容展现出了青春的光彩,好似时光倒流几十年。
“这……这就是20来岁的我啊,差不多刚入党那会,太神奇了……”沈奶奶眼里闪烁着惊喜与激动,颤巍巍地接过孩子们递来的手机,紧紧盯着屏幕里“年轻版”的自己,手指颤抖着在照片上轻轻点了又点,开心地像拿到糖的孩子。
科技为媒,定格岁月致敬荣光
“7月是党的生日,也是每一位党员的生日。我们想给您过一个特别的生日,让您高兴高兴。”看到沈奶奶欣喜的笑容,工作人员和高中生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并诚恳地道出了此次上门的初衷,于是乎有了这场融合了满满敬意与创新的慰问之旅。
他们还耐心地教沈奶奶使用软件的不同功能,选择自己想要“回到”的年龄段,力求让老人可以与不同时期的自己跨越时空去“重逢”,以科技赋能,使沉淀的红色记忆在数字时代重焕新的生命力。
“奶奶,这就是现在常说的AI科技,利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高中生小刘一边向老人演示着一边介绍道。老人惊叹于科技的进步,更被年轻人的热情和用心所感动,她拉着孩子们的手,连声说:“谢谢,你们真是太有心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老了还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故事作桥,双向奔赴共绘“精神图谱”
孩子们以数字技术缔造的这份直抵心灵深处的“珍贵礼物”,不仅重现了老人年轻时的容貌,让老党员感受到了来自年轻一代的关怀与尊重,更激活老人的记忆长河,成为了两代人深度交流与共鸣的“钥匙”。
“我年轻时是在上海第十四织布厂工作,是厂里第一批入党的……”她慈爱地看着围在她身旁的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70多年党龄的她经历了风风雨雨,从纺织厂“包身工”的艰难生活聊到在党的培育下成为青年优秀代表。工作人员和高中生们凝神倾听,那段艰苦而又难忘的历史岁月在老人的叙述中第一次这样鲜活地流淌进年轻一代的心里。沈奶奶还翻出老相册拉着大家一起看,老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党性修养,为高中生们上了一堂“沉浸式”的红色教育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科技助老,更深刻感受到了党员前辈的奉献与担当”走出张爷叔的家,朱同学感慨道。
关爱行动不停步,温暖服务常相伴,“泉心守护”已成为石泉社区关爱独居老人的一张“温暖名片”。一直以来,石泉路街道始终聚焦“服务精准化、品牌特色化、机制长效化”目标,积极践行关爱社区独居老人的理念,用一桩桩暖心服务诠释“泉心温度”,织密社区养老“温情网络”。下一步,石泉路街道将持续激活资源整合“强力磁场”,多元联动乐助乐龄等更多社区为老服务机构和社会服务力量,全面构建为老服务“共同体”,将爱老之情、服务之心融入石泉发展肌理,助力“泉心守护”品牌不断提档升级,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从越来越多的老人心中照进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