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举行少先队队长学校暑期培训 2025年07月04日 来源: 普陀教育
日前,普陀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少工委联合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 “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国少年”——2025年上海市普陀区少先队队长学校暑期培训。70名少先队队长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培训,在知行合一中深化家国认同,在历史与科技的交融中明确使命担当。
开班仪式结合《“第九次全国少代会”解读》专题课程,帮助学员们学习领会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的重要意义及工作部署,明确新时代少先队的责任与使命。 在红色文化传播实训中,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学员完成“小小讲解员” 能力进阶,规范讲解礼仪与表达逻辑;“新时代・强国少年的使命担当” 主题研讨环节,学员从 “10 后”视角阐释责任内涵,形成兼具思辨性与实践性的认知成果。而国防与科技创新主题讲座通过回顾历史脉络强化了青少年们的国防意识,并以前沿科技案例激发创新热情,带领学员们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中筑牢强国少年的责任担当。
第二天的培训在少先队员们的体能拉练中拉开序幕。少年们踏着晨露,汗水很快浸透了队服,“坚持”二字被脚步反复书写。内务整理课上,指尖与军被的较量催生了“三分叠七分修”的生活智慧,豆腐块般的军被里藏着“细节即纪律”的成长哲学。别开生面的破冰游戏迅速拉近学员们的距离,团队协作意识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长。在江南造船厂,学员们在现代化生产线上触摸大国重器的钢铁脉搏。从万吨巨轮的建造工艺到军工技术的创新突破,工业发展的磅礴力量让每一位学员心潮澎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夜幕下的安全课堂,教官们用模拟创伤教具演示止血包扎,学员们两两配合练习三角巾固定术,在“绷带缠绕的力度关乎生命重量”的实操中提升应急救护的能力。
国防教育如一条红线贯穿全程。在射击模拟区,当学员们摆出标准的立姿、跪姿、卧姿持枪姿势,不仅体会到精准射击所需的专注力,更深刻理解了军人日常训练的严苛与不易。枪械拆解课上,学员们屏息完成枪械的分解结合,在每一个严谨细致的动作中点燃国防梦想;海军旗语学习环节,不同颜色、形状的旗帜组合成独特的海上语言,让大家感受到海军通信的独特魅力;绳结课堂上,单八结、双套结等实用绳结在指尖诞生,学员们不仅掌握了一项项野外生存的必备技能,更在编织过程中体会到了细致与专注的重要性。炮台搭建发射区将氛围推向高潮,学员们分组协作,当“炮弹”成功发射、精准命中目标时,欢呼声中凝聚着对国防科技的赞叹与对团队协作的自豪。雷锋纪念馆的暖光灯下,《雷锋日记》手稿将“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变得具体可感,每一位学员都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温暖和力量。舰船模型体验中,学员们在毫米级精度的零件组装中,读懂了“国之重器需精雕细琢”的深意。
篝火晚会的火光映红了营地夜空,在手风琴伴奏的旋律里,手机灯光化作璀璨星海;在少年们武术腾跃的身影中,尽显中华武术的刚劲与魅力;在舞蹈的节拍中,队员们挥动的手臂在火光中交错舞动。结营仪式上,学员代表展示着写满心得的“成长手册”,正如一位学员在结营感言中所说:“强国梦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此刻站在这里分享的我们,是课堂上专注的眼神,是传播红色文化时坚定的声音。”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此次活动延续普陀区少先队“理论+实践+文化”的特色育人模式,让红领巾在触摸历史中理解传承,在体验科技中树立志向,在团队协作中磨砺品格。当70名少先队长带着浸染汗水与思考的成长手册返程,那些在江南造船厂拍下的巨轮照片、在雷锋馆录制的讲解音频、在营地习得的军事技能,都将化作星星火种,照亮少先队员们“争做强国少年”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