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实验中学举办数学文化节活动 2025年03月19日     来源: 普陀教育

  巧算圆面积、最强大脑之π的记忆、七巧板“摆π”大比拼……日前,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实验中学校园里充满欢声笑语,学校的数学文化节“π节”火热开展中。

  初春的校园绿意初显,在教学楼一楼内外,以“π”为设计元素的数学集市活动摊位依次铺排开来,每个摊位前都人头攒动,热情积极的同学们在巧动脑筋攻克挑战,他们或独立思考,或与人交流探讨,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体验着数学节带来的多样乐趣,将数学的魅力值拉满。

  在“学术π”摊位前,学校数学教师仇渊亭手拿红笔正忙着给前来抽题的同学们发题、讲题,只见桌上抽奖箱旁边放着一道道数学题——限时解答圆扫过的面积、求阴影部分面积等。有的学生直接将题目贴在旁边柱子上开始思考,有的学生拿着题目边走边想,还有学生不时跑回来与数学老师探讨解题思路,气氛热烈。活动进行到一半,题目已经全部被同学们抢完,仇老师直呼同学们太积极,下次要多准备题目。他特意为这次活动设计了6道有难度梯度的与π有关的数学题,共打印了近200道题目供学生抽取,发现以这样新颖有趣的形式开展数学节很吸引同学们参加。“平时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老师也很注重增加数学的趣味性,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数学。”仇渊亭表示。

  “我是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数学节,今天我挑战成功了5个主题项目,感觉很好玩,很有成就感,待会儿我还可以拿集的章去换礼品,希望学校以后可以多举办这样的数学节。”解完数学题的男生马佳浩转身就奔赴另一个挑战中。

  在数学的浩瀚宇宙中,圆周率π是一个无比神奇智慧的数字,持续吸引着无数数学爱好者探索未知的热情。在同学们心中,π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在“创意π”摊位上,同学们设计的π主题会徽形式多样,充满创意,贴满墙壁,观看者留下的“观赏心语”也超温暖。只见有的学生将π融入自然景色中,用π构成树干树枝的形态;有的学生将π置身于化学和物理元素中,寓意其与其他理科密不可分;还有学生将π与蛇年元素相结合,赋予其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我的黑色π表示π的深沉,坚毅,充满神秘的黑色魅力。”“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是探索未知的无限活力。”同学们这样写道。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3751058……”如今,在超级电脑的助力下,圆周率已被计算到小数点后上百万亿位,你还能记得多少位?在魔法记忆π大赛中,同学们纷纷秀出自己强大的记忆力,将π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记忆拉长再拉长。其中,六年级女生李元彤流畅地背出π小数点后面的60多位数字,学校记忆力最强的学生可以背出π小数点之后100位数字,让老师们惊叹不已。

  “哇!10秒!太厉害了!”同时,在“计算π”主题摊位中,玩转24点、用数字凑π,同学们算得停不下来,计算、推理能力直线上升。在“实验π”主题摊位,七巧板摆π大比拼特别富有挑战,同学们得在两分钟以内玩转七巧板拼出π的模样;旁边的“华容道”则需将1-9这9个数字复位,一时间,现场热闹非凡,速度最快的学生可以在10秒钟内将9个数字复位。

  勾股定理有上百种证明方法,你会几种?在学校图书馆,八年级学生进行着数学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解锁“千古第一定律——勾股定理”。只见同学们一个个上台,展示着他们对勾股定理多种证法的理解。有的小组深挖勾股定理数学史,用PPT展现它在不同文明的起源发展;有的小组专注解法研究,他们不仅详细讲解了教材中常见的证明方法,还通过动手演示,让抽象的数学证明变得直观易懂,更是找出不少超巧妙的小众证法。活动现场,赵爽弦图、向量法、放缩法、加菲尔德证法、欧几里得证法等证法得到生动展示。

  数学不只是课本上冰冷的公式,而是每个人解读世界的一种方式,更是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一个好帮手。在勾股定理的证法中,每个学生选取的方式都不一样。左瑜同学选取了向量法向大家证明勾股定理,他表示这是一种将代数和几何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简洁易懂,初中知识完全可以驾驭。在平时数学学习中,左瑜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在他的心目中,数学是他很热爱也很擅长的一门学科,充满智慧和乐趣。“计算量很大,需要动脑筋找到解题思路,讲究活学活用,可以将生活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很迷人。”他这样形容数学这门学科。

  此外,在教学楼二楼的学校大礼堂里,七年级学生正在举办数学家故事分享会,全场座无虚席。同学们以时间为线,从古至今铺展开中国数学史画卷。从刘徽以割圆术逼近圆周率彰显非凡智慧,到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卓越成就;从赵爽巧妙注释《周髀算经》,到杨辉总结的“杨辉三角”揭示数字排列规律;从华罗庚“统筹法和优选法”的卓越成就,到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突破性研究震惊世界,再到丘成桐在几何分析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赢得国际赞誉。他们的智慧和贡献,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国数学发展之路。台上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数学家们的精彩人生,传递探索精神,台下同学认真聆听,感悟着中国一代代数学家的卓越才华和家国情怀。

  “数学不是终点,而是探索世界的起点”,作为学校实验项目“数学智·趣学习社区”的负责人,数学教师朱琛麟表示,在“国际数学日”和学校一群充满教育热情的教师们,为学生精心设计了数学文化节的系列活动特别有意思、有意义。“活动主要是吸引学生们在奇趣数学盛宴中领略数学的美,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理解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建立起数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随着2023年曹杨二中教育集团“群星计划”启动,学校成为数学学科基地,着力构建具有文化性、融通性、创造性的数学课程,其中“数学智·趣学习社区”项目既面向全体学生,也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更高的学习平台,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学”有舞台,“成”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