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场“上海人大代表论坛”聚焦加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2025年04月24日

来源: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以“促进科创协同发展,加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为主题的第六十九期“上海人大代表论坛”日前在华东电力设计院举行,论坛聚焦促进提升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综合竞争力、区域协同力和全球影响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人大代表、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表示,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展现上海担当的重要抓手,也是“七市一区”协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普陀区将发挥优势,深入实施创新“一条链”、产业“一幅图”、要素“一张网”、服务“一站式”、市场“一盘棋”五大行动,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表示,要探索形成积极有效的协同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要分别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跨区域协同机制,通过跨区域协同破除地方保护的壁垒,实现生产要素流动互补。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表示,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建议将普陀区打造成上海市科技服务业最发达的承载区,通过建设科技服务平台,集中资源、促进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陈雯表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是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具创新活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最好的区域。对于江苏怎么融入到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她建议加强基础研发的合作计划,推动区域创新合作伙伴计划,推动沿沪宁线苏南制度创新示范区一体化集成改革,以市场化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创新平台服务。

  据悉,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始发站”,普陀区主动扛起责任担当,去年以来,率先发出倡议,举办沿沪宁城市协同创新沙龙,联合发布协同创新宣言,并成立新能源、新材料、司法鉴定、机器人、地理信息测绘五大产业“链式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化合作、相互赋能。今年以来,普陀区党政代表团先后多次到访沪宁沿线七市考察,与各地建立起紧密联系,签署“沿沪宁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积极完善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机制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走深走实。

  此外,普陀区人大积极助力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连续两年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专家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审议区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在市人代会上,以代表团名义提出《关于深化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七市一区”协同创新 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努力争取更高层级的关注和政策支持。今年,将配合市人大《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立法调研,开展关于加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深化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情况专题调研,通过比较研究,提出高质量立法建议和监督建议,助力提升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平台能级。(经济日报记者 唐一路)

分享: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