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1月4日,“泉治理·加油甘”2024年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共治项目推进会在普陀区举行。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副区长蒋龙出席。“一品一居”演讲活动通过短视频全面回顾了街道过去一年在自治共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
-
家门口服务站甘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新华通过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十一届区委七次全会精神,主动融入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2024年,甘泉路街道将紧扣“幸福甘泉。落实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要求,继续高质量实施老旧小区综合修缮和美丽家园建设,同步实现老社区“硬件”微更新和“软件”微提升,进一步强化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能力水平。
-
会上,部分街镇分享经验体会,区委社会工作部就2025年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共商如何以党建引领楼组自治作为“支点”,撬动普陀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普陀区将楼组自治作为撬动全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支点,坚持以楼组为最小治理单元,通过党组织引领凝聚共识、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平台、居民发挥主体作用参与自治、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多方协同参与的共同治理生态。
-
万里街道香泉苑小区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是万里街道辖区内较大的老旧小区之一,随着社区居民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人上下楼成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香泉居民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加梯公司在社区党总支统一指导下完成了小区整体征询工作,深入了解老百姓的诉求和建议,并在征询中发现79号居民楼内既有耄耋老人,还有身体不便的居民,绝大多数业主有强烈安装意愿。
-
楼组建设是社区治理的基础性环节,更新楼内环境,挖掘楼栋特色,调动居民参与自治共治,形成比邻友好的氛围,都切切实实关乎着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楼道更新焕新颜楼组自治有力度中环锦园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楼组治理,推动8号楼的党员们、达人们主动亮身份、作表率,积极参与楼组事务。中环锦园居民区依托线上楼组微信群,紧密联系“第二梯队”骨干、微网格员和社区达人,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文明创建】“一楼一策”,曹杨兰溪园居民区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享宜居”的蜕变→。曹杨新村街道兰溪园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自治共治作用,积极探索“一楼一策”的楼组治理工作法,结合不同小区楼组的实际情况与居民实际需求,精心规划、巧妙设计,打造了德馨楼、联馨楼、同心楼等一系列特色标杆楼组,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更在居民之间搭建起情感交流的纽带,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
悦达居民区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模式,成功完成老旧楼道改造升级,成为社区治理创新案例。“红色纽带”串起自治合力面对电梯老化、墙皮脱落等“老大难”问题,悦达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组建自治团队、建立公约制度、搭建议事平台,发动党员带头参与楼组自治和楼道更新,组建楼组长、党员、居民骨干组成的自治小组,制定《楼组公约》,形成纵向治理路径。
-
近年来,金杨园居民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探索出“需求导向-多元参与-品牌赋能”的楼组文化建设路径,通过加装电梯工程改善硬件设施,依托居民自治团队推动软件升级,已成功打造多个特色楼组,形成“一楼一景一文化”的治理新格局。PART.01睦邻家作为金杨园首部加装电梯的楼栋,曹杨九村46号在楼组长虞阿姨带领的“三人小组”的推动下,实现了从加梯需求到自治实践的跨越。
-
从楼组改造展现的“共治热情“,到居民自治彰显的“团结共情”,再到邻里互助的”守望温情”一场温暖人心的“蜕变”,在曹杨南岭园小区30号楼组徐徐展开。绿美楼组展新颜走进南岭园小区30号楼,迎面而来的是崭新的生命力——墙面绿植在阳光中舒展枝叶,明黄色的安全警示线沿着台阶蜿蜒而上,“绿美楼组,享老南岭”的文化标识在楼道间十分抓眼。同心共筑幸福家园这份自治共治的蓬勃生机,源于旧住房成套改造播下的希望种子。
-
从破解加梯难题的“自治力度”,到书画共创、互助成风的“邻里温度”,曹杨新村街道南杨园265号楼组诠释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深层内涵。党建引领聚合力,自治破解“加梯难”曾经,爬楼是南杨园265号楼高层居民的“心病”,12345热线多次收到该楼组的加梯诉求,如今,电梯的运转声则成了整栋楼的“幸福协奏曲”。”六楼居民王阿姨的心声,道出整个楼组多年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