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2021年,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要求,普陀区在真如城市副中心启动了以海纳小镇为载体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伴随着海纳工程院、京东上海中心、西站枢纽等重点功能性项目的竣工投用,小镇内数字底座将进一步夯实,数据、算法、算力等数字化转型基本要素进一步集聚,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通过打造特色应用场景集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数字经济高成长型企业、头部企业。
-
历时近十年,涉及6万多人口迁徙和586亩土地的红旗村,如今蝶变新生。城市更新荆棘与挑战红旗村在1997年进行了改制,由原本的村庄转变为上海兴隆实业有限公司,下辖山华果品市场、武宁长途汽车站等,同时7个生产队也改制为7个股份合作制公司。
-
2021年,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要求,普陀区在真如城市副中心启动了以海纳小镇为载体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伴随着海纳工程院、京东上海中心、西站枢纽等重点功能性项目的竣工投用,小镇内数字底座将进一步夯实,数据、算法、算力等数字化转型基本要素进一步集聚,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通过打造特色应用场景集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数字经济高成长型企业、头部企业。
-
这些年来,一个个“城中村”被拆平,一片片老城厢被改造,老百姓们在城市脉络的新旧变迁中寻找归属,在人民城市的宏伟蓝图中守望家园。 2016年6月30日,红旗村“城中村”综合整治攻坚战目标彻底画上完美句号,成为上海市2014年启动的11个“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中,推进最快、成效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
-
红旗村“城中村”改造回顾展揭幕在即。红旗村地块航拍图 理顺开发主体、协同多方力量、创新运营理念、推动城市更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了红旗村改造的全过程。从工程“施工图”变为乐居“实景图”,从无人敢啃的“硬骨头”变成时尚高端的“天际线”,红旗村改造不仅是普陀蝶变的缩影,更为全市乃至全国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了“红旗样本”。
-
”红旗村,这一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早已今非昔比:从红旗村到真如境,从民生洼地变身城市秀带,从传统初级市场转型为数字经济试点,短短5年间,普陀区率先全面建成上海市中心第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12月12日,结合中海真如境综合体开业活动,普陀区召开媒体推介会,回顾了红旗村“城中村”改造历程,并介绍了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
-
曾经位于这片区域附近的传统初级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也摇身一变转型为市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区。十年前的红旗村,586亩土地上,一度聚集着9个大型初级市场、18家各类单位以及村民宅基地。同时,上海中心城区首个数字广告园区在已经建成的真如境项目正式开园。
-
曾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城中村的普陀“红旗村”,已变身成为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真如境”综合体。鸿企中心集体资产管理的标杆短短几年,原“红旗村”地块的城市界面不仅焕然一新,更让老百姓获得了真正的实惠。三年多来,归惠莉等六名村民在“中海中心”驻点办公,有人学招商,有人学物业管理,未来他们将肩负起“红旗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重任。
-
红旗村改造前鸟瞰图红旗村改造后鸟瞰图“鸡蛋壳”上造大楼,地上地下“两产证”项目团队对区域的地下空间进行了高强度开发,通过借鉴TOD模式理念,利用高密度、多功能的土地开发策略,建设有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区域发展,以地铁站为中心构建混合功能区,实现了“鸡蛋壳上造大楼”的空间联动开发。
-
俯瞰改造后的红旗村(记者陶钦忆)红旗村,这一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早已今非昔比:从红旗村到真如境,从民生洼地变身城市秀带,从传统初级市场转型为数字经济试点,短短5年间,普陀区率先全面建成上海市中心第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12月12日,结合中海真如境综合体开业活动,普陀区召开媒体推介会,回顾了红旗村“城中村”改造历程,并介绍了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