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在普陀正式启用普陀同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设立意向签约记者了解到,这处生命健康孵化基地近5000平方米,集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企业办公等多生态服务为一体。同济科技园生命健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成立“2020年,伴随着同济大学医学院整体搬迁至沪西校区,不仅为普陀区和同济大学新一轮区校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
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动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普陀区加快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实施意见》(普商务规范〔2021〕4号),现将就开展2024年度普陀区加快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专项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依法合规设立的生命健康领域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
-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在普陀正式启用普陀同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设立意向签约记者了解到,这处生命健康孵化基地近5000平方米,集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企业办公等多生态服务为一体。同济科技园生命健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成立“2020年,伴随着同济大学医学院整体搬迁至沪西校区,不仅为普陀区和同济大学新一轮区校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
上海九州通医药总经理吴长海介绍,如今,九州通系的企业在桃浦已形成集聚,年均产税超1.5亿元。 不止九州通医药,还有默沙东、上海医药、上药和黄等一群桃浦“老医药”,在属地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下,大都将医药流通环节留了下来,布局新业态,和桃浦地区共谋转型、求发展。普陀区首个1类创新药研发企业上海施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由同济医学院教授牵头的科创企业已正式签约入驻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
-
普陀区举办2024年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联盟活动。 区生命健康产业联盟代表介绍了联盟的最新工作动态,及上半年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专委会的工作开展情况。 生命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近年来,普陀区不断优化生命健康产业规划思路,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激发产业发展动能,加快提升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品牌提升产业影响力。
-
自开展安宁疗护服务五年多来,共有800余名患者在这里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获知利群医院安宁疗护科的信息后,张阿姨联系医院,将母亲安排到安宁疗护病房。”与人民群众对“暖色终点”的需求相比,全社会目前参与安宁疗护服务的主体范围也较为狭窄,仅靠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还远远不足。
-
上海九州通医药总经理吴长海介绍,如今,九州通系的企业在桃浦已形成集聚,年均产税超1.5亿元。 不止九州通医药,还有默沙东、上海医药、上药和黄等一群桃浦“老医药”,在属地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下,大都将医药流通环节留了下来,布局新业态,和桃浦地区共谋转型、求发展。普陀区首个1类创新药研发企业上海施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由同济医学院教授牵头的科创企业已正式签约入驻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
-
实现税收占全区生命健康产业的52.32%,同比增速为43.61%桃浦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位”态势显著。 今年6月18日,近5000平方米的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在桃浦镇李子园大厦正式启用,同济科技园生命健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也同步正式面向社会企业开放。桃浦作为普陀布局生命健康产业的重点区域,正聚焦发展医疗器械和医疗美容两个新赛道。
-
市经信委、区商务委、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医保局共同启动了《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专项政策3.0版》发布。最后,8位来自医院、企业的嘉宾围绕“创新驱动下,医疗器械如何重塑医疗未来。3.0版本的政策,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适配度更高,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主要聚焦“三支持、一优化”。具体而言:将从支持优质企业落户和规模化发展、鼓励研发创新型企业集聚。
-
科学家之家成立,首批科学家进驻 据介绍,科学家之家将以同济科技园为核心,汇聚了多学科专家,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发挥“引智”功能。 记者了解到,同济科技园作为同济大学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始终坚守着推动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孵化高新企业、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不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同济的智慧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