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作为市“十四五”规划中的5个城市更新示范区之一,曹杨新村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咬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气神,立足“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从1.0“建圈”到2.0“升圈”,再到如今的3.0“强圈”,三大层层递进的“幸福圈”建设行动,用一个“圈”串起居民的幸福生活、织就社区的和谐图景,全方位展示曹杨“幸福出圈”的美好生活实景。
-
家门口的好学校——普陀校(园)长大家谈(四十二)【曹杨新村第六小学】。
-
始建于1951年的曹杨新村,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年近七十的潘金华出生在曹杨新村,曾经的宜居生活刻在她的记忆里:“公园、菜场、医院等应有尽有,逛街可以去曹杨商城,逛完还能顺路去曹杨影院看场电影,或到新华书店门市部买几本书。 2021年,因房屋改造暂时外搬的居民陆续回到“新居”。不仅是他们,一些早些年搬走的老住户,也在房屋改造完成后住了回来。
-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与解放日报社策划和出品,上海市16个区融媒体中心制作的《百姓话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案例》系列短视频第四季16集已于全网推出,第十四集《美好曹杨》,讲述了曹杨新村推进城市更新和社区建设,打造“人民城市”新样板,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故事。
-
科创品牌发布、文明风采展示、迎新展演、公益市集……日前,在普陀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指导下,“文明‘星’璀璨,科创‘汇’武宁”——曹杨新村街道精神文明创建主题活动暨“庆元旦迎新年”众秀汇主题展演在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
【文明单位创建】重温党史忆初心,区级文明单位曹杨新村第三幼儿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
【阿拉曹杨】“我要干满50年工龄,为曹杨社区更多的老人服务”。第十篇【口述人介绍】蔡继良,1956年出生于曹杨四村,1973年毕业后分配至曹杨新村国营理发店工作,40多年来一直用传统的手艺为曹杨人服务。于是,我进入了曹杨新村国营理发店工作。当时,曹杨每个新村都有一家配套的国营理发店(当时普陀区共有七八十家理发店),来拜师学艺的很多,能留下的却很少。现在,曹杨就只剩我们一家老理发店了。
-
第九篇【口述人介绍】潘金华,1956年出生,曹杨一村居民,曾任曹杨社区居委干部。我是1956年在曹杨出生的,所以说我是生在曹杨、长在曹杨,从没有离开过曹杨。我的女儿是1985年出生的,也在曹杨长大,现在在曹杨新村街道一居委会做党务工作者,我们两代都是曹杨的居委干部。那个时候,曹杨新村的社区工作刚刚开始转型。我是曹杨新村的第一批青年社工,后来就进了居委会。包括我妈妈,退休之后也一直在社区做志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