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今年的“上海之春”以“礼赞新时代”为主题,囊括青年人才培养、国际文化交流、优秀项目展演等,以精品力作回应时代呼唤,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力推新人新作,坚持艺术惠民。《红旗颂》《白毛女》经典传承3月22日晚,开幕演出“浦江春潮·启航新程”——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音乐会将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演绎吕其明《红旗颂》、陈钢《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红色经典以及周湘林《鲜红的太阳》、龚天鹏《新时代》等新作。
-
情牵七夕日,缘定乞巧节。 福珠成串,好事成双。 值此七夕佳节(8月10日,星期六),普陀区特别为新人们营造了一个浪漫的领证氛围,精心策划了穿针乞巧、牵丝红绳以及巧果品尝等一系列活动,祝福新人们互敬互爱,携手共创幸福美满的生活。 七夕佳节之际,一起来普陀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吧~。
-
作为普陀区半马苏河重要的文化品牌,苏河婚典创立于2023年,成为展示普陀城市更新和中华婚俗文化的新名片。2023年普陀区举办的首届“苏河婚典”,以“情牵半马苏河共享花好月圆”为主题,融合了新人苏河告白、集体中式婚礼、婚姻文化特展、苏河游览等众多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展现苏河百姓幸福实景,助力普陀“半马苏河”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
-
普陀婚登五一特色活动奏响幸福序曲。在这个春末夏初的时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简称“普陀婚登”)为新人们谱写了一首别样的“劳动与爱”的乐章。普陀婚登别出心裁,为前来登记的新人们准备了寄托美好寓意的“幸福小拖把”手工制作活动。五月,正值万物蓬勃生长之际,普陀婚登为每一对新人送上一株生机勃勃的芹菜苗。
-
见证527“吾爱妻”甜蜜领证日。527因谐音“吾爱妻”的特别寓意,使今天同样成为新人追捧的结婚高峰日。带着美好祝愿,普陀区贴心的为当天领证的新人举办趣味DIY手绘活动,一起绘出两个人的甜蜜。甜蜜的五月浪漫季就要划上圆满句号,六月起,普陀区将实行新的婚姻登记受理时间。
-
520,在普陀区领证有多甜。因“520”谐音“我爱你”,成为众多新人选择办理结婚登记的高峰日。为满足新人在高峰日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普陀区跨前准备高峰日预案,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增开登记窗口,充实服务力量,确保婚姻登记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在爱意满满的520,普陀区特别为新人准备了喜相逢“刮刮乐”活动,牵着心爱的TA的手,一起打造专属于对方的领证纪念礼,生成彼此的独家浪漫回忆。
-
普陀新人,第二届“苏河婚典”邀您游历苏河浪漫。 作为普陀区半马苏河重要的文化品牌,苏河婚典创立于2023年,成为展示普陀城市更新和中华婚俗文化的新名片。2023年普陀区举办的首届“苏河婚典”,以“情牵半马苏河共享花好月圆”为主题,融合了新人苏河告白、集体中式婚礼、婚姻文化特展、苏河游览等众多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展现苏河百姓幸福实景,助力普陀“半马苏河”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
-
元旦当天,普陀区正式开展涉外婚姻登记业务,迎来开门红,2对涉外新人在普陀区喜结连理。 元旦当天,普陀区启动了中英双语结婚登记颁证。 当天,普陀区共办理结婚登记78对,其中涉外登记2对,跨省通办34对。只要走进普陀的婚姻登记大厅,都能够感受到上海在城市服务工作中的绣花精神。从“跨省通办”到“涉外登记”,普陀区的婚姻登记工作正不断向更高质量、更优服务、更新理念发展。
-
为祝福新人的爱情“情比金坚”,上海造币博物馆特别为新人们提供了特制手压纪念章环节,请新人们共同敲制独一无二的“一锤定姻”纪念章,将这幸福难忘的时刻定格成为永恒。 为持续擦亮普陀“半马苏河”民生名片,创新推动婚姻登记阵地建设,普陀区民政局强化跨界赋能,拓展了4家合作单位作为普陀区的户外颁证点,分别是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上海造币博物馆、武宁路消防救援站、半马苏河公园。
-
作为普陀区半马苏河重要的文化品牌,苏河婚典创立于2023年,成为展示普陀城市更新和中华婚俗文化的新名片。2023年普陀区举办的首届“苏河婚典”,以“情牵半马苏河共享花好月圆”为主题,融合了新人苏河告白、集体中式婚礼、婚姻文化特展、苏河游览等众多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展现苏河百姓幸福实景,助力普陀“半马苏河”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