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这样的医疗科技创新,得益于普陀区企业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普实医疗”)在全球独创的医疗器械创新——LACbes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全球独创技术,国产医疗器械超越国外进口八年的技术积累,不做国外医疗器械的仿制品,而是真正做国人的自主创新。普实医疗的左心耳封堵器拿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上市的速度也开启了加速键,2019年5月成功获准上市。
-
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综合楼急诊综合楼地处梅岭北路、花溪路的交界处,主体结构地下2层,地上11层,总面积26897平方米,设有急诊、胸痛中心、放射中心、儿科门急诊、手术室等28个科室,共224张床位,并配有实训中心和调度中心。化验等候区此外,急诊综合楼内将建成普陀首个“杂交”手术室。
-
目前,高强度医用手术缝合线完全依赖进口,开发国产高性能的运动医学手术缝合线,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大幅降低患者的整体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上海化工研究院正在开发一种新型高性能的超高材料手术缝合线,旨在提高缝合线纤维的力学强度、耐久性和生物相容性,采用产研合作的模式,着眼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级UHMWPE手术缝合线产品。
-
全功能手术床、LED无影灯、负压吸引、吸氧设备……您以为这里是某个大医院的手术室吗。这里其实是位于普陀区的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手术室,将于12月底正式启用啦。手术室万里社卫门诊手术室位于二楼,面积30平方米的手术区域由内而外划分出手术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三个独立区域,及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两条独立通道,为手术的安全、质量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为患者就医提供更专业、更温馨的服务环境。
-
这是上海企业研制的“鸿鹄”首次与国际顶尖机器人产品进行头对头的大样本量临床对照研究,显示国产手术机器人在下肢对线准确性、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术后6个月、1年膝关节临床功能评估方面的临床效果与国际顶尖机器人产品无显著差异。最近在《国际骨科》上发表的论文,涉及一项纳入75名患者的临床研究,其中“鸿鹄”组30名,对照组45名,两组之间基线无显著差异。
-
记者了解到,今年亮相的核心产品包括,已在中国获批的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首款获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全球首款新型无液氦128通道脑磁图系统以及全球最尖端的无创经颅治疗科技产品之一“磁波刀”等。 比如: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复星医药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初次亮相,Xi系统凭借精准快速的“剪花蕊”动作一炮而红。
-
新材料产业链式联盟以上海化工研究院为例,作为新材料产业链式联盟的“链主”单位,聚焦市场需求,注重关键领域的高精尖“明珠”产品打造。目前,高强度医用手术缝合线完全依赖进口,开发国产高性能的运动医学手术缝合线,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大幅降低患者的整体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综合楼于2024年4月30日投入运行,所有医疗区域现已全部正式启用,实现硬件、软件“双升级”。大楼的启用聚焦区域医疗中心能级提升,以新楼推进业务升级迭代,大幅增强医院诊疗环境和服务承载力,为辖区居民带来更便捷、高效、温馨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