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14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公开属性:主动公开·全文区委组织部:徐连明委员和郑俊伟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普陀区数字化基层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针对委员在建议中提到的“场景应用需坚持综合、系统思维,提升其实用性。有必要加强应用场景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用以评估每一项场景应用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14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公开属性:主动公开·全文区委组织部:徐连明委员和郑俊伟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普陀区数字化基层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针对委员在建议中提到的“场景应用需坚持综合、系统思维,提升其实用性。有必要加强应用场景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用以评估每一项场景应用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
居村线上“点单”,部门精准配送服务延伸、实训培训、宣传宣讲等赋能资源。今年以来,普陀区聚焦基层实际需求,探索深化“你点我配”“你约我到”“你评我改”3项双向互动机制,增强条抓块管协同配合,打好基层减负增能“组合拳”。同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居村“点菜”、部门“配菜”的形式,推动委办局职能资源精准对接居村自治共治、实训培训、宣传宣讲等6类末端需求,切实为基层工作增能提效。
-
就是精简居村组织挂牌标识、精简居村组织出具证明、精简居村组织信息系统、精简居村组织考核创建。精简居村组织挂牌标识只是普陀区开展居村减负的一个缩影。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在换梯工作中全面投入“四百”大走访,由“块长”分片包干,基层干部带着感情去敲门,摸清居民在换梯方面的诉求和意见建议。
-
在4月1日召开的“聚力善治理书记靠谱说”居村党组织书记论坛上,普陀区通过升级发布“大梁带小梁小梁挑大梁”居村干部一体化培育品牌2.0版本,探求提升居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能力、解决社区治理痛点难题的答案。自2018年“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成立以来,从新时代上海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创新实践基地落地普陀,到发布专业化职业化培训课程体系,“带教、传承、成长、超越”一直是普陀区居村干部培育工作的“关键词”。
-
二、主要任务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善“有困难找居村”工作机制,引导居村干部聚焦社会建设、社区治理等突出问题,发挥“四百”走访中“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积极作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走访过程中无法解决的,居村干部可以通过“社区云”系统记录在“问题处置”模块中,并流转给居村委书记主任或相关条线干部进行处理,提升问题处置的及时性。
-
普陀区贯彻落实为居村组织减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5月6日,普陀区贯彻落实为居村组织减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切实抓好进一步为居村组织减负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周艳指出,要不折不扣做好“减法”。要精简居村组织出具证明,和市级部门紧密对接,加紧研究替代路径,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确保手势平稳过渡。
-
一图读懂。普陀区2023年“四百”走访新措施。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区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部署要求,普陀区持续深入开展居村“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常态化活动,着力为居村组织减负增能,让居村干部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服务凝聚群众。
-
整合各类政务资源,打通数据壁垒,推动“数据回家”,落实业务部门“管业务管标签”职责,在17类带数据下发的市级标签基础上,推动区级部门多类业务数据反哺基层,如民政局的为老和居民代表数据、人社局的就业数据、医保局的大病数据,形成政策服务类、社区身份类、日常工作类3大类60项人员标签“带数据下发”。
-
10月25日,普陀区民政局开展2023优秀居村主任“走进高校”系列赋能培训。第一站,41名优秀居村主任赴上海复旦大学参访学习,感受百年名校底蕴,拓展社区治理新思路。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优秀居村主任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惑和难题。一路上,大家不断感慨复旦之旅收获之“多”、社区治理理念之“新”、创新工作模式之“活”,也畅谈着如何将学到的理念方法带回居村进行成果转化,为社区治理探索更多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