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自2016年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以来,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共同负责推进,其中医疗服务的规划、技术指导与支持、业务监管由区卫健委牵头,其他非医疗服务的内容由区民政局牵头。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64家已运营的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47家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签约全覆盖。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
-
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自2016年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以来,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共同负责推进,其中医疗服务的规划、技术指导与支持、业务监管由区卫健委牵头,其他非医疗服务的内容由区民政局牵头。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64家已运营的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47家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签约全覆盖。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
-
在推进医养结合的创新实践中,普陀区还特别注重长护险的治理模式创新。该中心通过组建“1+1+X”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即“1个家庭医生+1个社区护士+行政助理、社工、医养助理”,为辖区内的高龄老人和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包,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医养助理为患者提供日常护理和居家康复锻炼,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两会声音丨区人大代表潘曙明:推动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区人大代表潘曙明:关注银发经济和医养结合,希望打通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将医疗服务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促使健康服务能够更高品质的提升。
-
”桃浦老年护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护理院一共设置了300张床位,不仅能为院内长者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还将康复养老功能辐射周边社区,为普陀区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康、养、医、护一体化专业服务。聚焦重点探索长护险治理模式创新普陀区自2017年启动长护险先行试点的7年多来,累计为7万余名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
在推进医养结合的创新实践中,普陀区还特别注重长护险的治理模式创新。该中心通过组建“1+1+X”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即“1个家庭医生+1个社区护士+行政助理、社工、医养助理”,为辖区内的高龄老人和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包,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医养助理为患者提供日常护理和居家康复锻炼,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普陀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丁磊敏,普陀区卫生健康党委副书记李鸥,普陀区长征镇党委副书记黄诚,普陀区社区事务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傅颖,普陀区长征镇副镇长沈燕,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长征镇、区社区事务发展中心领导及党员代表,养老机构负责人,医生代表等40余人参加活动。四、居家医养照料项目启动仪式五、项目发布通过轻松幽默的动漫卡通,让居家医养照料试点项目深入人心。
-
两会声音丨区人大代表潘曙明:推动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区人大代表潘曙明:关注银发经济和医养结合,希望打通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将医疗服务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促使健康服务能够更高品质的提升。
-
全区养老机构62家(含长者照护之家),养老床位6629张,其中17家养老机构含内设医疗机构。2022年毗邻桃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桃浦老年护理院,床位303张,可便捷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医疗、护理、康复等“一站式”服务。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普陀区社会福利院2家养老机构完成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建设。2023年计划新增2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建设。
-
全区养老机构62家(含长者照护之家),养老床位6629张,其中17家养老机构含内设医疗机构。2022年毗邻桃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桃浦老年护理院,床位303张,可便捷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医疗、护理、康复等“一站式”服务。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普陀区社会福利院2家养老机构完成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建设。2023年计划新增2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