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个人中心
-
强化中医药服务百姓的有关措施和基层设施设备与人员配置,在医疗、保健、康复、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区妇婴保健院要按照《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等文件要求,加强中医妇科建设。积极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利用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到本区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
-
强化中医药服务百姓的有关措施和基层设施设备与人员配置,在医疗、保健、康复、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区妇婴保健院要按照《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等文件要求,加强中医妇科建设。积极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利用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到本区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
-
推动区中医“治未病”健康联盟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联盟,提升基层中医药同质化、规范化服务能级。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上海市中医药条例》普法宣贯活动,促进中医药服务规范有序发展,共同营造普法守法、支持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首批“上海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深化医教协同,加强医校融合,打造普陀特色中医服务品牌。
-
普陀区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召开。姜冬冬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更加务实有为的举措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建设健康上海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普陀贡献、展现普陀担当。区领导周艳、李荣华、王珏结合学习主题和分管领域工作作研讨交流。
-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近日,普陀区中医医院举办第六届杏林文化节暨上海市区域抗衰老中心揭牌仪式。 “抗衰”中心,聚焦老年群体,通过提供整合型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便捷就医渠道,促进分级诊疗,满足老年人对高品质、多层次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融合中医“治未病”理念,提升城市健康老龄群体的比例。
-
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配备中医诊室、专家诊室、治疗室,还设置传承工作室、中医智能互动体验区等,并在中医文化角展示各种中药本草、香囊茶饮等装饰,中医文化氛围浓郁。镇坪路站点为辖区居民提供多途径、多形式、多功能、高品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充分融入功能社区,如养老机构、学校、公司企业等,满足多样化一站式优质便捷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需求。
-
普陀区召开2024年中医药工作会议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动员部署会。3月18日下午,普陀区召开2024年中医药工作会议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动员部署会。副区长王珏出席会议并讲话。三是聚焦重点,激发活力,走好创新协同“发展路”。
-
1月24日下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2024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评审工作方案》,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评审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扎实做好迎检促评工作,普陀区召开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工作专题培训会。
-
普陀区召开2024年中医药工作会议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动员部署会。3月18日下午,普陀区召开2024年中医药工作会议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动员部署会。副区长王珏出席会议并讲话。三是聚焦重点,激发活力,走好创新协同“发展路”。
-
奋力“医”跃|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普陀区开展首届基层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班。普陀区将以建设基层中医药实践推广培训基地为契机,扎实推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迎检促评工作,完善中西医协同发展政策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健康教育供给,不断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等高质量发展并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