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资讯 更多>>
正文信息列表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千万元货轮解“冻”记!普陀三所联动创新破冰方案,实现双赢~ 2025年05月14日 来源: 上海普陀
船舶所有权争议、外贸行情低迷、合伙人反目……这些词组合在一起,任谁都能感受到背后的复杂纠葛。近期,一起涉及数千万元船舶处置的商事纠纷摆在了普陀区桃浦镇“三所联动”服务中心纠纷调解室的案头。经过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的联合“会诊”,这艘争议船只,最终在法理与情理的平衡中找到了“破冰”出口。
船舶隐名持股埋隐患 市场寒冬激化矛盾
这艘船的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说起。老高等多名合伙人与企业家陈总共同出资购买了一艘大型货轮船,约定老高等人占49%所有权,陈总占51%。随着陈总创办的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这艘船被登记至公司名下,但双方私下签订协议,老高等人仍享有49%权益。
然而,近年外贸行情持续低迷,船舶运营收益锐减。老高等人要求集团出售该船只并按比例分配款项,但船舶登记信息与私下协议的不匹配,加上市场遇冷导致船只难寻买家,双方矛盾逐渐升级。2024年底,多次协商未果后,老高等人向桃浦镇“三所联动”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三所联动“全科会诊” 法律+情理破僵局
“表面上是一艘船该不该卖的问题,实际涉及物权登记、隐名股东权益、市场风险分担等多重法律难点。”桃浦司法所调解员回忆,调解初期双方火药味十足——权利人一方质疑集团“故意拖延变卖”,企业方则强调“市场价太低卖船就是直接亏损”。
调解团队迅速厘清关键症结:
确权先行:尽管存在私下协议,但船舶登记信息缺失导致老高等人的权益缺乏法律保障;
处置共识:双方均同意卖船,但对价格预期和处置方式存在分歧;
止损底线:若长期滞销,拆船废铁变卖可能成为唯一选择。
在派出所民警与司法所调解员的协调下,双方情绪逐渐平复。
“两步走”方案:确权兜底+限期破冰
经过三轮磋商,上海申道律师事务所律师提出“两步走”方案:
第一步“法律确权”:集团与老高等人共同向海事局申请变更船舶登记,将49%份额明确写入船舶证,消除隐性风险;
第二步“限期共售”:双方约定在2025年7月前共同寻找买家,若未能以合理价格售出,则启动拆船程序,按废钢市场价格分配收益。
“这个方案既保障了我们的合法权益,也给企业留出了市场缓冲期。”老高在调解协议签署后表示。集团负责人陈总也坦言:“有法律背书,我们卖船时心里更踏实,拆船预案也让他们看到了我们的诚意。”
在“破冰”中看见基层治理智慧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艘船只纠纷的化解,折射出基层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派出所的现场威慑力、司法所的法理共情力、律所的专业支撑力,在三所联动中产生了“化学反应”。而“确权+共售+拆船预案”的递进式解决方案,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为市场波动留出弹性空间,为三所联动化解商事纠纷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