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资讯 更多>>

正文信息列表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警惕法律服务陷阱!教你如何辨别律所与法律咨询公司的区别 2025年04月29日

在法治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然而,法律服务市场鱼龙混杂,律所与法律咨询公司界限模糊,不少人因难以分辨两者,往往陷入服务纠纷。某企业就因误信法律咨询公司,遭遇退费难题,还牵扯出律师违规收案问题。让我们通过这起案例,学习如何准确辨别律所与法律咨询公司的区别,避免踩坑。

 

一、案例回顾

2023年6月16日,某企业因法律纠纷,前往B法律咨询公司咨询。在B法律咨询公司引导下,企业代表与B法律咨询公司签订了三份《咨询服务合同》和三份委托X律师的《授权委托书》,并支付3000元订金。《咨询服务合同》中,B法律咨询公司宣称通过与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作,能为企业提供专业、平价的服务,委托事项包括代为沟通对接法院、起草诉状、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等,还约定了订金支付、余款支付条件及退费情形。但《授权委托书》上只有企业代表签名,没有A律所和X律师的签名盖章。

A律所与B法律咨询公司在2023年5月12日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约定B法律咨询公司委托A律所处理客户诉讼立案事务,A律所根据B法律咨询公司提供材料进行线上立案,每个成功立案事务收费200元。在A律所办理的74个立案案件中,诉讼材料均由B法律咨询公司提供,A律所及X律师从未与案件当事人直接联系,也未签订聘请律师合同。最终,B法律咨询公司收取企业费用后,并未将案件交予A律所办理,引发退费争议。经调查,A律所及X律师的行为构成违规收案,鉴于其初次违规且认错态度诚恳,A律所及X律师被给予警告的纪律处分。

 

二、问题剖析:律所与法律咨询公司的本质差异

两者资质与业务范围不同。律师事务所是依据《律师法》设立,由司法行政部门颁发执业许可证,律师通过律所统一接受委托,从事诉讼代理、法律顾问、法律咨询等专业法律服务。而法律咨询公司属于商业企业,由市场监管部门核发营业执照,业务范围主要是提供法律信息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不能直接代理诉讼、出庭辩护。案例中,B法律咨询公司虽承诺代为委托律师起诉,但它本质上是法律咨询公司,无权直接开展诉讼代理业务。

 

三、辨别指南:三招教你分清律所与法律咨询公司的区别

(一)查看资质证件

律师事务所门口应悬挂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许可证上明确标注执业机构名称、负责人、执业证号、有效期限等信息。而法律咨询公司是由市场监管部门颁发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不会出现“诉讼代理”“律师”等字样。可登录全国律师诚信平台,输入律所名称或律师姓名,查询其执业资质是否真实有效。

(二)审查委托合同

与律所合作,需签订由律所盖章、律师签字的正式委托代理合同,合同中应明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若对方提供的合同是由法律咨询公司签订,且合同中承诺提供超出其业务范围的诉讼代理等服务,就要提高警惕。像案例中,企业与B法律咨询公司签订的合同存在诸多漏洞,A律所又未与企业直接签订合同,这都是明显的风险信号。

(三)核实服务人员身份

委托律师处理法律事务时,可要求查看律师执业证,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证件真伪和律师执业状态。在服务过程中,正规律师会主动介绍案件进展、法律分析和应对策略,沟通专业且严谨。若遇到自称“律师”却无法出示有效证件,或夸大胜诉率、承诺结果的人员,需警惕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四、维权提醒:遭遇纠纷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如果不幸陷入法律服务纠纷,首先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合同、发票、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这些证据是维权的关键。而后,可先与对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如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存在违规行为,可向当地司法行政部门或律师协会投诉;如法律咨询公司存在违规经营,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