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信息列表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让每一寸心里都有光丨360°守护银龄认知障碍
2025年07月18日 来源: 普陀长征当钥匙被悄然塞进冰箱的抽屉,当熟悉的街角在脚步中变得模糊陌生,当至亲的名字卡在喉间欲言又止——这些细碎的错位,并非岁月馈赠的寻常“老去”,而是认知障碍的薄纱,正以无声的姿态漫过记忆的河岸,模糊了时光的刻度与情感的轮廓。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减退虽属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延缓这一过程。作为本市第二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单位,长征镇聚焦“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工作方针,通过实施健康科普教育、开展风险测评筛查、为认知障碍家庭提供专业照护服务与精神支持、搭建认知障碍老年人与社区交流平台等多项举措,构建起覆盖全域、多级联动的认知障碍支持网络,探索打造具有360°守护体系的社区实践样本。
破除遗忘之墙,建立风险测评防护网
长征镇老龄办携手“聆听工作室”顾问单位——上海梦晓心理辅导支持中心推出“记忆健康体检”服务。自7月17日起,计划分批次为辖区内60岁以上长者构建科学认知健康评估体系,实现对认知障碍风险的精准识别与早期预警。
此次服务依托专业老年健康管理测评软件,采用“专业工具+多维评估”模式,运用标准化认知状态测评工具,融合专业量表评估、认知能力筛查及基础信息采集三维度进行筛查。在此基础上,建立“红黄绿”三级风险预警机制,为筛查出的高风险人群即时定制个性化脑健康干预方案,推动认知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银龄不孤,织就记忆防护网
长征镇“聆听工作室”已组建由养老机构成员、社会工作者、社区老伙伴志愿者等关爱队伍组成的“银龄心语”观察员队伍。依托贴近居民生活的距离优势与专业技能的协同赋能,这支队伍将兼具高效执行力与社区亲和力。一方面,能拓宽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推动服务向基层下沉并实现常态化运作;另一方面,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可以积极介入,运用心理技巧帮助调解对象舒缓情绪、聚焦矛盾。
截至6月,已为社区老年人开展3场认知症科普宣教活动、为相关家属和社工组织3场心理干预活动、参与“非遗焕彩 美美与共”2025年长征镇城市美育日集市活动、开展“聆听你的声音,相‘愈’集市”等形式多样的心理集市进社区的宣教科普、干预活动,累计服务近660人。
喘息服务,用心点亮认知指路灯
高龄独居的王老伯(化名)身患认知症中期合并甲状腺癌,意外摔跤后生活能力骤降,长期卧床。2021年暂居梅北二居民区儿子家,社区工作者携手公益机构为其定制居家康复方案,捐赠椭圆机并指导训练,后因跨区居住中断了后续服务。
2024年末,王老伯迁居长征镇与儿子共住。深度访谈中,家属坦言因自身年龄与健康问题,照护工作感到力不从心。社区工作者随即联合梅川片区日间照料中心专业团队,对老人居住环境进行适老化评估,并启动“家庭支持计划”。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家属焦虑,开展照护技能培训提升实践能力,同时提供喘息服务让家属得以短暂休整。6月中旬,团队协助制定“居家保姆生活照料+长护险专业护理”模式。家属动容道:“这真是雪中送炭,让我们紧绷的神经终于能松一松了!”
2025年第二季度,梅川片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聚焦已确诊认知症家庭,建立7户专属健康档案,累计接待215人次,通过“一人一策”定制化管理,为患者家庭提供记忆训练、生活照护及家属喘息等全周期服务,织密认知症照护关爱网络。
未来,长征镇将持续深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不断提升为老服务精度,联动社会力量织密资源网络。通过需求精准画像、服务靶向供给,让“老有所养”更具温度、“老有所依”更有保障、“老有所乐”更富生机,绘就银龄幸福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