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信息列表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炬光·长征 | 垃圾房焕新、杂草地变身……且看周书记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

2024年11月05日 来源: 普陀长征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北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银娣多年来的工作信条。在她看来,小区的治理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只要肯动脑子,肯用心,“螺蛳壳”里也能大有作为。新建垃圾投放点、拆围墙调绿化、杂草地修成停车场……凭借着敢想敢干的冲劲,周银娣不断化腐朽为神奇,让小区里那些原本不起眼的角落焕发新的光芒与生机,也让群众于细微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01

善用“微网格”治理

垃圾箱房焕新颜

在北巷居民区所管辖的金玉苑小区,有一个“打卡点”,明亮干净的玻璃罩、美观的彩绘墙格外亮眼。你能想象这里竟然是个垃圾房吗?垃圾房不仅“中看”,还很“中用”,每当有人经过此处,安装在墙壁上的智能声光报警监控系统会进行自动语音播报,及时提醒居民正确垃圾分类投放。这套智能系统还可以自动监测到垃圾桶的满溢以及散落垃圾等现象。不仅如此,在垃圾房的一侧,还设置了感应水龙头,方便居民倒完垃圾后及时清洗,避免二次污染。

谈及这个垃圾房的成功打造,周银娣认为这是“微网格”治理所释放出的大能量。在建设之初,因考虑到气味等问题,底楼居民对选址有所顾虑,导致项目计划一拖再拖。周银娣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将小区划分为若干个‘微网格’,充分动员党员、楼组长、热心居民等骨干力量。他们对‘微网格’内的居民情况较为熟悉,做起工作来自然事半功倍。”周银娣介绍道,“微网格”治理骨干挨家挨户上门介绍工程方案、后续管理办法,征集居民意见,帮助居民理清“一本账”。随后,又通过党员会议、骨干力量会、党总支班子会、楼组长会、居民代表会等多个平台,开门听意见,并向更多居民晓以利弊,不断打消居民的疑虑和担心。每周,她还组织召开小区“三位一体”例会,有问题当场沟通,给出解决方案,确保公开透明。当造型美观、投放便利的垃圾房落地时,小区的居民们笑开了颜。

垃圾房建成后,周银娣又马不停蹄地召开了党总支班子会,对如何运用“微网格”管理垃圾房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部署。“我们希望‘微网格’治理骨干对‘微网格’内的垃圾箱房进行日常监督,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同时,当居民对垃圾箱房的运行存在疑虑和担心时,他们需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解决。”周银娣表示,通过“微网格”,金玉苑小区垃圾箱房的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高效化,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02

巧用“红色议事厅”

拆墙建绿不费力

北巷居民区上钞苑小区有一道分隔公房和商品房的围墙,中间通过铁门供居民日常通行。日子久了,这道围墙多处开裂,既不美观又不安全。经过商讨,周银娣决定将拆除围墙列入综合修缮项目清单。但方案一公布,就遭到商品房区域居民的强烈反对。如何让居民理解并支持这项决定,周银娣想到了“红色议事厅”:“我们决定充分发挥‘红色议事厅’的桥梁功能,分三步开展工作。”

周银娣表示,第一步,首先为大家提供一个对话的空间,让商品房区域的居民在议事厅详细阐述他们反对拆除围墙的原因。第二步,她又通过议事厅,召集了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相关专家等各方代表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拆墙建绿的可行性和解决方案。第三步,针对居民提出的安全问题,她还特别邀请了安保专家介绍加强小区安全管理的措施。“在议事厅里,我们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逐步引导居民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寻找共同的利益点,让大家逐渐认识到这一举措可以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提升整个区域的环境品质。”看到大家达成了共识,周银娣长舒了一口气。

围墙拆除后,小区还同步整修了周边道路,并在原址北侧重新打造了绿化带。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整修后,这里道路宽敞了,光线透亮了,绿化更美了,我们的心情更舒畅了。

03

勤用“四百”大走访

杂草地变身停车场

上钞苑南区杂草地改造工程竣工啦!往日杂草地一跃成为一个可以容纳约60辆机动车的停车场。“这块空地平整出来,真的解决了我们停车难的大问题。”小区居民开心地说道。

“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做好,我们可是没少听取群众的意见。”周银娣介绍道。从前期制定方案开始,她就把问需于民放在重要位置,先后召开了十多次居民座谈会、协商会,充分倾听居民的建议,并将之纳入方案之中。然而,事与愿违,本应在2022年完工的项目延迟到今年7月才竣工。期间,居民们对项目是否能顺利推进疑虑重重。“过程公开透明,矛盾及时化解!”深知“尊重民意、体现民愿”重要性的周银娣,充分借助于“四百”大走访,深入居民家中,及时宣传工程进展安排,听取居民意见,及时调整方案,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商讨,落实整改。在了解到居民的顾虑和担忧后,周银娣又多次实地走访,并将每次协商后的结果通过公告、微信群等方式告知居民,同时征求他们的进一步意见。“让居民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才能增强他们对我们工作的信任,才能推动停车场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实现了小区每2户就可以拥有1个车位的突破,周银娣的内心别提有多开心了。

“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在居民区,周银娣从小事实事,解决着民生大问题。无论过了多少年,她“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与使命依旧炽热。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